内网登录
您好,超级管理员! 进入后台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教师发展>>学习心得>>文章内容
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
——对新旧课标课程内容变化的一点看法
发布时间:2024-12-11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录入者:丁玉龙

 

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,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,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,下面就新旧课标课程内容的变化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与心得。 

一、课程内容框架的变化

1.增加了“实验探究”、“跨学科实践”两个一级主题

(1)“实验探究”这一主题是将旧课标中“附录 1 学生必做实验说明”进行适当修改增减后列为一级主题。旨在体现物理课程实践性的特点,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、动手操作和收集数据的能力、解释数据的能力、表达和交流的能力,引导学生学会学习、学会合作,培养学生严谨认真、实求是的科学态度。

(2)“跨学科实践”主题的内容具有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特点,与日常生活、工程实践及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。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旨在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、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,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、敢于创新的精神。

2.一级主题“物质”中删除了“新材料及其应用”这个二级主题。

3.一级主题“运动和相互作用”中条目:“知道波长、频率和波速”,从二级主题“声和光”迁移至“电和磁”,即从八年级移到了九年级。

二、课程内容要求的变化

1.加强了物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。体现了“从生活走向物理,从物理走向社会”的课程理念。

如:在条目中增加了:“了解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”“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”等。删除了“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互相排斥,异种电荷互相吸引”这一过于抽象的探究实验。

在例子中增加了:“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” “分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受力情况”“讨论系安全带等保护措施的必要性”“了解铁路站台上设置安全线的必要性” “列举几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能量及能量转移和转化的实例”“能运用比热容说明为什么沙漠中的昼夜温差比海边大”等等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例子,删除了“了解飞机升力是怎样产生的”等与大部分学生难以见到的例子。

2.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的相关科技成就,体会中华民族的智慧,增强文化自信,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,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是最大的变化之一。

如: 在例子中增加了:“了解我国古代的铸造技术,并尝试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进行解释”“了解我国在载人航天及其他航天科技方面的新成就,体会我国航天人热爱祖国、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和勇于登攀、敢于超越的进取精神”“查阅资料,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”“分析《天工开物》中汲水装置工作时能量的相互转化”等。

在“活动建议”中增加了:“……了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……”“……了解 中国天眼 ……”“……了解 天问一号 ……”“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也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交会对接为例。讨论机械运动的相对性”“……了解我国高速列车、空间站速度……”“……了解我国“奋斗者”号载人潜水器的深潜信息,讨论影响其所受液体压强和浮力大小的因素”“……了解我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船闸是怎样利用连通器……”“……了解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作用和优势,讨论电磁波在卫星通信技术中的应用”“……了解我国磁悬浮列车的发展状况,讨论电磁技术在其中的应用”“……了解我国古代水磨等机械……”等等。

3.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

(1)删除了要求比较宽泛或与物理学关联不强的条目,以减少课程内容。如:原课标上“结合实例,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。”“了解我国和世界的能源状况”条目,在新课标上删除了。

(2)对应要求更明确,并适当减低了难度。如:原条目“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……”修订为“知道核能的特点……”

(3)知识内容未做调整,但是降低了教学要求的层次。例如关于“电功和电功率”的要求,原课标是“理解”,修订后下调为“了解”,避免在计算上花费太多时间。这也是最大的变化之一。

(4)知识内容未做调整,但是互换了表达顺序,更符合现在学生的认知规律。如:原条目“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,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”修订为“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,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”,既体现了物理的严谨性,也符合现在缺乏尺度观念学生的认知规律。

4.增加了部分初高中衔接内容。

例如:在二级主题“机械运动和力”中,条目增加了:“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”,在新课标上明确提出了“力的合成”概念。“ 了解静电现象。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防止和利用的技术”等,进一步加强了初高中的衔接。

5.关于实验探究

(1)测量类学生必做实验:增加了“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”,删除了“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”、 “测量小灯泡电功率”。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。

(2)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:增加了:“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”、“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”;将“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”修订为“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、电压特点”。这就要求老师更重视探究教学,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。 

总之,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,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,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,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,切实以新观念、新思路、新方法投入教学,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,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、引领性,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。我会继续努力,为教育贡献自身的力量!


关闭窗口
打印文档
附件: